該故事最初於9月22日發布。作者於10月6日向臺北美國學校聯繫尋求回應,但截至截稿為止,未獲該校回覆。

只要在臺北生活得夠久,總會遇見讀過臺北美國學校(Taipei American School)、或在美國學校工作的人。只要跟他們夠熟,就一定會聽過一兩個美國學校的傳聞。儘管我有些好友讀過美國學校,我自己倒是沒讀過。我甚至沒去過它的校園。但我對於實情與表象大不相同的故事特別著迷。以下絕對是其中一個這樣的故事。

—      

幾個月前,就在7月的暑假期間,臺北美國學校的七名八年級學生遭到總校長開除。隨後在8月,總校長以健康理由宣布辭職。若非一群匿名家長發起了公開連署,這兩個看似無關的事件可能不會引起任何注目。

造成學生被開除的事件發生在6月27日。當天深夜,美國學校的兩名女學生在Instagram上張貼了同學的影片。影片裡有七名八年級生。其中三名男生在與一名陌生人連線對戰《要塞英雄》(Fortnite)時說了「黑鬼」(n-word,即nigger)這個字,其他人吐出的垃圾話也被錄了下來。這些發文很快就開始流傳,幾位男學生遭受同學的恐嚇和網路霸凌。數小時內,美國學校的行政主管就接獲消息。兩週之內,影片裡的七名八年級生全都被開除。

和我交談過的美國學校在校生家長、教職員和校友,全都認為這樣的處罰太過嚴厲。美國學校的行政主管們並未設法處理網路霸凌及種族歧視行為,而是實際上「刪除」了這七名學生,從而違背該校自身的教導準則「每個學生都有能力改變與成長」。開除這七人的決定皆未被更改。

(美國學校特地不用「開除」一詞,校方的用詞是「強制自請退學」[forced withdrawal] 和「隔離」[separated],彷彿我們全都是山達基教徒[Scientologist]。)

在外人看來,這件事大概就是個再簡單不過的十四歲青少年做出蠢事,並且付出代價的案例。可是一經挖掘,其實大有玄機。

跟局外人說明一下:臺北美國學校是一所擁有七十年歷史的獨立學校,採用美式課程,在臺北市郊的天母擁有廣袤的校園。它也是臺灣首富和富豪們的子女就讀的學校,依你詢問的對象而定,尤其是那些恰巧持有外國護照的人。

儘管臺北美國學校被歸類為美國非營利組織,但根據2018年稅務申報資料,它擁有將近1億2千萬美元的淨資產。該校興建在以低於市值的價格租用的國有地上,依照《私立學校法》受臺灣教育部規範。由於起初是美國駐臺外交官及美軍子弟就讀的學校,臺北美國學校與事實上的美國駐臺使館──美國在臺協會之間有著特殊關係。但隨著時間過去,雙方關係的官方色彩逐漸淡化。已經很多年沒有美國在臺協會的代表擔任臺北美國學校董事,現任美國在臺協會主席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也拒絕了出任董事的邀請。

毋須意外,臺北美國學校是在臺灣所能買到最昂貴的教育。美國學校的畢業證書幾乎就是美國大學的入學門票,當然要價不斐。2020年,學生在臺北美國學校就讀第一年的費用,包括所有註冊費及學雜費在內,將近新臺幣120萬元,即41,000美元。由此開始只會節節上漲。過去五年來的學費平均漲幅是百分之五點二。

這些數字或許會讓我們尖叫,卻無損於需求。今年的學生人數是1970年代以來最多的,共有2,437位學生註冊入學。對於被價格驚嚇的人們來說,知道一件事或許有幫助(或者完全沒幫助):這樣的價格與亞洲的同類學校相仿。臺北美國學校的學費高於日本美國學校,但低於上海美國學校。可是更加說不過去的是,學生家長也被指望捐錢給學校。而這是菁英私校中十分普遍的做法。

手法可能有些緊迫盯人。和我交談過的兩位不同學生家長都提到,他們接到了臺北美國學校「研發」或「發展」處──募資的委婉說法──打來的電話,因為他們沒有捐款。其中一位家長說,打電話來的人試想從他們身上獲得區區新臺幣2,000元。教師及其他職員也被期望捐款給自己的工作單位。臺北美國學校教職員參加捐款的比例,通常是百分之百。

臺北美國學校的募資成了一項盈利事業。在2020會計年度中(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該校截至4月底已募得將近1億8,400萬新臺幣,即630多萬美元。首要大事是在文華東方酒店舉辦的臺北美國學校年度舞會,贊助者幾乎遍及臺灣每一產業的大小公司。2020年的舞會由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而取消,但2021年3月的下一場年度舞會已經在籌辦中。

正確看來,臺北美國學校2019年的年度報告,116頁中有30頁是年度捐款部分,(從多到少)徹底列出了誰捐多少錢、捐款用途,以及捐出更多款項的創新方法。校方每年只用兩頁告知家長學校收益、支出及學費。報告並未附加一章列出審定財務報告。

但有些家長無視高額開銷及含糊不清的財務,因為臺北美國學校提供的機會完全是臺灣其他學校比不上的。不管學生想要從事什麼──表演藝術、新聞採訪、機器人、運動校隊還是電影製作──臺北美國學校都有社團、課程或最先進的設施,提供熱衷的成員們參與。當然,臺灣可能還有十幾所受到認可的美式學校,但這些學校擁有能夠出國到杜哈、日內瓦、海牙和柏林參加辯論的模擬聯合國團隊嗎?

要是深不見底的錢袋和無限資源,能夠解決臺北美國學校的所有問題就好了。

2020年8月25日,學校總校長,年過七十的美國女性韓雪倫(Sharon Hennessy)在Zoom上視訊舉行的公開董事會議發表演說。她首先說到了2020至2021學年候補入學的多達300人,以及一千多人的申請入學名單。

這是韓雪倫在8月14日,即新學年開始第二天,向全校寄發電子郵件宣布辭職以來,第一次公開發言。她領導臺北美國學校直到2022至2023學年的現行聘約,也將隨著辭職而終止。急欲辭職提出的理由是「身患重病」。董事長辜李婷蘭(Tina Koo)在提及韓雪倫辭職的電子郵件裡寫道:「她在臺灣這裡和美國的醫師,都堅持要她趁早停止工作。她的健康狀況使她再也無法持續這麼多年來的傑出工作。」

韓雪倫在臺北美國學校任職的最後一天是9月23日星期三,在9月22日最後一次出席董事會之後。她將在那個週末搭機返回美國。

辭職一事令人困惑,也啟人疑竇。她為何要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期間冒險返回美國?而且真的有必要辭職嗎?畢竟,韓雪倫先前就以健康理由休過長假。最顯著的一次是2017至2018年間休假整整一年,在美國進行雙髖部手術並等待復健。公開稅務申報資料顯示,即使2017年韓雪倫休假,並滯留海外十二個月之久,她仍獲得全額薪資及補助。那一年她申報的薪資總額超過75萬9,000美元,當時是她任內最高紀錄。

(毋須意外,韓雪倫也是臺北美國學校薪資名冊上收入最高的人。她在2018年的薪資總額是76萬8,000美元。去年收入第二高的是凱瑟琳.李默[Kathryn Limmer〕,薪資總額48萬5,000美元。李默負責執行臺北美國學校的一切募資計畫,職稱為「發展副校長」。)

在董事會上分享學生候補名單及申請入學人數的最新消息之後,韓雪倫轉移話題,說起我先前提到的那份公開線上連署。

連署名為「要求臺北美國學校公開對話」,8月10日由一群匿名的臺北美國學校學生家長發起,目前有632人簽署,以及113篇留言回應。(我不知道幕後由誰發起,就我所知,我也不曾跟發起者說過話。)這些家長懇請韓雪倫對於開除學生的懲處審查過程,與家長們公開透明地溝通。連署信語氣有禮而直接了當,逐條列出要求,並以中英雙語發表。

但留言區卻成了一團混亂。匿名留言者們抓住機會,把連署當成公開干預的場合,點名指責特定教職員及董事。有些留言爆料太猛,沒過幾天就被隱藏。但也有許多真名發表的留言同樣重要,尤其是前任教職員及董事的發言。

8月14日由韋杰夫(Jeffrey Williams)發表的一篇留言尤其醒目。韋杰夫1994至2000年間擔任臺北美國學校董事,目前在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擔任研究員。他寫道:「對於校方不再回應家長社群的期望,家長們不該感到意外。要讓學校重新承擔責任,需要的不只是連署:家長們必須組織起來,推舉人選,把現任董事趕下台,然後修改規章,恢復一個顯然更負責、也更公開透明的結構。」

中華文化發明的概念是「保全顏面」而非「吹哨揭弊」,這是有理由的。除非事情變得醜惡不堪,否則沒人會這麼公開宣揚家醜。

失望的家長、校友、前教職員工大量湧現的留言,會讓你以為這是風向轉變的明確跡象,但韓雪倫不吃這套。她不但斥罵家長們,還對學生的前途發出威脅性的暗示,她在董事會上這麼說:「校譽……對所有學生都很寶貴──無論在校生、畢業生還是未來的學生。毀損校譽,也就毀損了臺北美國學校畢業証書的價值,還有可能限縮了我們盡可能努力拓展的選擇與機會。」

韓雪倫也無視連署中提及近日學校規章修改之處。(規章是公司或社團訂定,控管其成員行為的法則。)以往,家長和教職員有權在開除學生或解雇教職員時向董事會申訴,要求進行程序審查。但在今年4月28日,董事會表決通過刪除規章中允許家長及教職員申訴,以及董事會有排解爭議之責的文字。這一修改將最終決定權完全交付總校長。家長們(至少是沒有讀到4月28日董事會會議紀錄的家長)直到翻開孩子們的行為守則,才知道有這回事。

讀到韋杰夫留言裡的建議之後,我查閱了臺北美國學校的公開稅務申報資料,想找出其他可能未曾引起注意的規章修改。在2018年稅務申報資料的最後一頁,有一段聽來不祥的註記,是2019年5月補上的:「本校章程業已修訂,賦予多數董事決定權,決定事項包含修訂章程、合併法人、移轉法人之全部或實質上全部資產,以及解散法人。」

而在一年前的2018年3月,董事會則試圖透過公投給予自身更大權力。他們向家長提出所謂的「臺北美國學校強力人選公投」。他們想要的最重大轉變,是允許董事會對於每個董事席次只需提出一名人選而非兩名,藉此避免公開表決,確保他們的人選得以接任。董事會本身大力宣傳這個提案,甚至為了推動它自己的議程而設計出海報和口號:「強力的人選、強大的董事會、強大的學校」。海報在投票日前夕真的在學校附近到處張貼。但家長還是投了不要,公投未能過關。如今看來,董事會顯然避開了民主程序,一年後自己動手修改了規章。

從小處看來,這些未經授權的規章修改,給予總校長運用一切可能理由開除學生的全權,以及決定解雇任何教職員的權力。從大處看來,董事會如今有了能力任命自己的人馬,並准許變賣部分或全部的臺北美國學校及其資產。

這種可能性絕非完全無稽。就在今年,已經有兩起亞洲國際學校被私募股權收購的案例:其一是新加坡的加拿大國際學校,在2020年6月被完全收購。另一個則是柬埔寨的CIA第一國際學校,2020年7月被一家馬來西亞公司收購。亞洲的國際學校市場也是地產投資商很感興趣的話題。

誰知道臺北美國學校何以這麼努力要求家長捐款(以及這些捐款究竟用途為何),或者董事會何以為了修改規章在幕後詭計百出。臺北美國學校的董事席位不支薪,但確實帶來了權力和影響力。其中一位被開除的八年級學生正是艾力克斯(Alex Niu)的兒子,或許只是湊巧而已,艾力克斯才在今年4月的選舉中,被家長投票推舉為董事之一。

艾力克斯是本地家喻戶曉的藝人,也是最近一次董事會選舉中贏得席次的三人之一,董事任期將在新學年開始。8月中,我發現他的照片和簡介已經上傳到了臺北美國學校網站上的董事頁面。艾力克斯寫道:「我會努力代表所有家庭,一同應對目前關於學校的某些憂慮。」他參選董事的政見是財務透明、公開溝通。

艾力克斯的頁面隨後被撤除,因為他在2020年8月14日被全部十一名董事一致逐出董事會。當天董事會的會議紀錄將他列為「因事缺席」。一名與艾力克斯親近的消息來源表示,他對這次會議毫不知情。

要是你有在關注臺北私立學校上演的戲劇性事件,這聽來大概跟2018年初臺北歐洲學校發生過的事如出一轍。事件經過由《臺北時報》的一名記者寫成三篇報導。這裡沒那種運氣。你只能繼續聽我道來。

我在臺北美國學校的這一團混亂裡發現的一件最瘋狂的事,是萊恩.穆勒(Ryan Mueller)的真相。他由韓雪倫親自延攬,出任K-12(幼兒園到中學)體育、健康及運動總監這一新設職務,即使先前在教育界或學校全無工作經驗。他直接向韓雪倫負責,不顧總校長所說的「傳統組織序列」。過了四年,他在2018年2月極其倉促地離開臺北美國學校。穆勒在臺北美國學校的薪資總額合計超過100萬美元。

韓雪倫在2018年2月5日寄發的一封電子郵件裡宣布穆勒離職一事。她稱呼他為「萊恩.穆勒先生(即將成為博士!)」,寫到他有志從政,這使他不得不在本週之內離開臺灣──「比預期早了一些,但一切都安排就緒。」她也特地提及,穆勒最後要做的其中一件事,是在臺北美國學校舉行校際橄欖球/觸式橄欖球(touch rugby)錦標賽。

問題在於,一位現任教職員告訴我,這場橄欖球/觸式橄欖球錦標賽開始時,他甚至不在場。得把他從菲律賓海灘的假期緊急召回。而且據說他匆匆離去,以至於他的旅伴返回臺北時,為了穆勒沒付清自己的娛樂費用就走人而火冒三丈。

我甚至沒有打聽萊恩.穆勒的這個故事。但有件事很難無視:臺北美國學校2018年的稅務申報資料特地記載,美國學校付給他258,942美元的遣散費。那麼,他究竟是為了攻讀博士和從政而辭職,或者這又是一次「強制自請離職」?

不在臺北美國學校的圈子裡,大概就不會知道,韓雪倫可說是全臺北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她在臺北美國學校網頁上的個人小傳提到,她在教育工作上有四十年的專業經驗,而且獲得了五個學位,最近一個是從哈佛大學取得。她2006年來到臺灣,當時是由設在波士頓的教師招聘顧問機構卡尼.桑多(Carney Sandoe),安排她出任臺北美國學校的總監(superintendent)一職(總校長當時的職稱是總監)。

她的聘約自2006年以來續約過兩次,董事會自己都承認這並不尋常。臺北美國學校董事會在2010年秋季號《校友會訊》雜誌刊登的一封信中指出:「董事會承認,這樣的長期任命十分罕見於現在的學校校長,但仍無異議通過給予韓雪倫博士長期聘約。」如今即將完成第十四年任期的她,是臺北美國學校歷史上在位最久的校長。

韓雪倫來到臺北美國學校之前的背景不難查到。她前一次擔任學校行政職務,是在新罕布夏州的聖保羅中學(St. Paul’s School)擔任副校長。聖保羅中學是一所一百五十年歷史的美國名門寄宿學校。用google略作查詢就會找到大量文章,涉及韓雪倫離開聖保羅的可能原因:涉嫌財務管理不善、浮報薪資與福利、遭受國稅局查稅而引發眾怒。

《浮華世界》雜誌(Vanity Fair)有篇報導提到:「韓雪倫在聖保羅中學任職八年間,副校長一職的薪資幾乎增加兩倍。她離職之後,副校長職位被完全廢除。」聖保羅中學2004至2005年間的醜聞,《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也有過多篇報導。

韓雪倫在2005年離開聖保羅中學時,當時發布的官方說法是她獲得了應得的休假,聘約裡的所有條款都會得到遵守。

就在8月25日董事會上提及公開連署之後不久,韓雪倫還說了一段讓我不得不反覆思索的話。她對家長們說:「俗話說得好,學不到歷史教訓,就注定要重蹈覆轍。」

這句話是老生常談,她用了也不令人意外,因為她的演講和電子郵件經常充斥著各種引文。在7月13日發送的一封談論種族不公義,喋喋不休、宛如布道的電子郵件裡,韓雪倫接連引述了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孔子和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當月發送第二封電子郵件談論種族歧視時,韓雪倫甚至引述了歐普拉(Oprah)。

但她在這個時候挑選了關於歷史重演的這句話,卻出奇地反諷,因為臺北美國學校(此刻)正在遭受不當性行為調查。

臺北美國學校的行政主管們並未公開更多細節,但由於一名臺北美國學校校友所發起的另一份線上連署,如今人盡皆知,這次調查涉及2009至2011年間任職於該校的一名升學輔導員。

這次調查是必須公開談論的事件。要是我們不公開討論,我覺得韓雪倫將會不幸而言中:我們就要看到歷史重演。

每一年的新學年開始時,臺北美國學校總校長韓雪倫都會站在所有新來的教職員面前,歡迎他們加入臺北美國學校的大家庭。有一句話,她每年一定會對坐滿整個房間的教育者們說:「不要碰孩子,愛還是生氣都不要碰。」我猜想,在初來乍到這個學校的人聽來,這句話只是有些古怪。但對於在場的老師們來說,這是在提醒他們學校寧願遺忘的事件。

接下來的內容甚至不知該從何說起,只好這樣開始:

2009至2011年間,臺北美國學校聘用了一個名叫阿利斯泰爾.格蘭特(Alistair Grant)的男人,擔任升學輔導總監。但在被指稱與至少一名臺北美國學校學生發生不當關係之後,他猝然離職。格蘭特在臺北的多處地點都被人看見與一名學生同進同出,有時還牽著手。

同學向教職員報告兩人疑似的關係。教職員繼而向臺北美國學校行政部門報告兩人疑似的關係。約莫就在那時,在教職員與校長進行諮詢會議時,有人不具名向韓雪倫提出了與學生發生不當關係的問題。韓雪倫駁斥了這個問題。一位與會的前任教職員說,韓雪倫的答覆「十分情緒化」。韓雪倫當時對與會人員說:「一個好人就要走了。」當時的另一位教職員則說,「人人都知道」格蘭特與那位學生之間被指稱的關係。但格蘭特和那位學生都否認兩人有關係,格蘭特沒過多久就離開了臺北美國學校。

格蘭特立即加入了布蘭森中學(Branson School)任教,該校位於舊金山北方不遠處。他對同事們表示,他提早離開臺北美國學校,是為了在布蘭森安頓。每件事似乎都交代得合理又巧妙──直到它們全都不免東窗事發為止。

2019年4月,阿利斯泰爾.格蘭特在布蘭森中學進行的一項不當性行為獨立調查之中,成為四位被點名涉案的教職員之一。他在布蘭森受到的指控十分真實、生動、令人不適。他的掠食行為至少有兩名受害者出面揭露,提供了他調教及性侵她們的細節,但學校並未提告。調查人員聯繫了格蘭特,在最終版本的報告裡收錄了他們和他的互動:

「格蘭特提交一份書面否認:『我對我任何一名學生行為不端的任何指控都不是事實。我在布蘭森或其他地方,都不曾對學生做出任何不當行為。』格蘭特的律師隨後告知,格蘭特不願跟我們談話。」

讀者可以閱讀布朗森學校發給家長社群,摘要調查結果的信件,或在此下載完整報告。

關於布蘭森中學調查的媒體報導,臺北美國學校校友去年已經聽說,但校方默不作聲,並未採取行動。接著,一位名叫張伊恩(Ian Chang,音譯)的校友在2020年3月10日發起線上連署,將整個格蘭特事件帶進了此時此地,也帶進了公共領域。

連署題為「調查臺北美國學校教職員工性行為不端」,其中提出三項訴求:獨立外部調查、與家長社群公開透明溝通,並實施預防措施杜絕再犯。連署目前已有460人簽署,還有臺北美國學校學生、校友、家長及前教職員工回應的141篇留言。

張伊恩在連署中寫道:「關於格蘭特的謠言已在我們家長─校友社群氾濫多時,伴隨著影射、憑空造謠,以及公然歸咎受害者。無論我們喜不喜歡,格蘭特問題都已經傳播在外。這使得公開透明更加重要。我們不僅虧欠受害者一個道歉,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虧欠了受害者與社群完整真相。」

張伊恩的連署成功迫使校方採取行動。臺北美國學校校方在數日後寄出的一封電子郵件裡,表示決心任命一名外部調查人員。信件開頭寫道:「校方已得知指控……」彷彿校方在此之前毫無所知。值得一提的還有:這封信並非韓雪倫本人簽署,而是由副校長程上(Grace Cheng Dodge)和課程總監亞當.尼爾遜(Adam Nelson)簽署。

4月8日又發送了一封電子郵件說明後續,這封信僅由尼爾遜簽署,告知家長─校友社群,校方已經聘請律師:

「為確保我們的調查徹底且公正無私,我們已聘請麥克連.密德頓(McLane Middleton)法律事務所,及著名的教育法專家大衛.沃洛維茲(David Wolowitz)先生,他在建立安全及健康關係方面為我們的社群擔任顧問。」信件繼續陳述,臺北美國學校的調查將由蘇珊.休爾(Susan E. Schorr)主持,她是麥克連事務所教育法執業組的副主席。

相較之下,布蘭森中學則向家長─校友社群保證,他們聘請的調查人員與布蘭森沒有直接關係,過去也不曾代理過校方。

如果偏袒有辦法計算的話,以下的狀況可以得幾分?麥克連.密德頓事務所的大衛.沃洛維茲在2014至2018年間,曾四度前來臺北與美國學校合作,提供風險管理訓練課程。2015年4月,他以「健康的成人與學生關係」為主題,向高中部學生演講。他也向學校行政主管演講「在獨立學校對學生遭受不當行為的指控進行調查」。

沃洛維茲在韓雪倫擔任聖保羅中學副校長期間,也經常與聖保羅合作。2000至2005年間,沃洛維茲總共為聖保羅中學提供了二十六次教職員工訓練。所有這些公開資訊在線上PDF版本的霍洛維茲個人履歷裡都能找到。

麥克連.密德頓事務所的蘇珊.休爾正在主持臺北美國學校的調查,她回覆我查詢此事的信件時寫道:「麥克連執行調查、取得結論,都享有完全的獨立自主。」事務所會把最終報告提交給臺北美國學校的四個人:總校長及另外三名行政首長。是否向更多人公開則由這四人決定。

話題再回到聖保羅中學。韓雪倫與2000年調查該校性侵害行為歷史的不當性行為調查直接相關。學校新任首長在2016年5月重啟調查時,查閱2000年調查報告結果的法律事務所,向校方報告了在韓雪倫監督下發生的狀況。

新的調查報告可在此閱讀全文,其中批判先前的調查優先考量聖保羅的校譽、而非查明實情。報告指出,2000年調查報告的目的在於「捍衛校譽(及涉案人員),降低學校被提告索賠的風險」。負責前次調查的律師是羅伯.戈登(Robert B. Gordon),《紐約時報》在2004年11月這篇對於聖保羅中學財務醜聞的報導裡,稱他為「校方律師」。

做為2016年新調查的其中一部分,律師以電話訪問2000年當時的校長克雷格.安德森牧師(Reverend Craig B. Anderson)。報告引述安德森牧師的說法:他將「這個調查計畫的日常工作分派給了時任副校長,韓雪倫博士。」

韓雪倫拒絕與2016年聖保羅中學報告的調查人員談話。

「傳遞垃圾」是一個常用語,描述學校行政主管將掠食學生的教師從一間學校轉移到另一間。垃圾不是被掃到檯面下,而是被掃到下一間學校去。掠食者隨之得以重複性侵、免職、再被雇用、再次性侵的循環。

阿利斯泰爾.格蘭特2009年來到臺北美國學校時,是一支被暱稱為「夢幻隊」的升學輔導員五人小組其中一員。他的前一份工作是在加州聖荷西的私人K-12學校哈克中學(Harker School),任期從2004至2008年。格蘭特在哈克的任期與臺北美國學校的另一位教職員哈策(Richard Hartzell)重疊,哈策在2001至2007年間擔任哈克中學高中部校長。哈策在臺北美國學校當了十二年的高中部校長,於2019年5月退休。

關於格蘭特從臺北美國學校轉職到布蘭森中學,我向布蘭森的人事部門查詢他的求職過程。具體來說,我想要找出臺北美國學校是由誰為他寫推薦函,使他們得以「傳遞垃圾」給布蘭森。布蘭森中學現任人力資源總監蜜雪兒.瓊斯(Michelle Jones)在8月26日回覆:「我確實聽說他的求職資料可能來自卡尼.桑多,你可向他們查詢。」

卡尼.桑多這個名字聽來應該很耳熟。那正是2006年安排韓雪倫出任臺北美國學長總監一職的招聘顧問機構。韓雪倫和這個機構還有其他關係。她過去曾經聘請卡尼.森多機構的顧問在臺北美國學校演講。我還找到了這個仍然有效的網址,意味著韓雪倫一度曾是這個機構的員工。而這個Zoominfo頁面則顯示,她在2010至2016年間曾是卡尼.桑多顧問委員會的一員。

我試圖聯繫卡尼.桑多機構中與臺北美國學校有關的人士,但始終未獲回應。

有一個重大問題:臺北美國學校必須對其他學生及教職員指控格蘭特一事提交報告嗎?

2003年,臺北美國學校經歷過一次極為公開且備受注目的十二歲學生疑遭強暴案。(臺灣法律規定的合意性行為年齡是十六歲。)這個案件隨後在法庭外和解。當時,受害者的母親告發一名十七歲學生涉嫌強暴,美國學校校方則向臺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報告──但是在接獲舉報一個月後才通報官方。臺北美國學校也在2003年11月向教育部提交報告,並獲得接受。

《臺北時報》2005年3月的一篇報導表示,教育部要求臺北美國學校在《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之後「檢核該校性別教育,並設立校園安全系統,以處理性侵害或性騷擾案件」。

同一篇報導引述專攻婦女與兒童相關立法的黃碧芬律師說法:「《性侵害防治法》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都要求教育當局向地方政府回報任何性侵害或性騷擾案件。」

她繼續指出:「這兩項法律也都以被害人保密為優先考量。地方政府或主管機關不會公開揭露受害者的任何資訊。因此保密不該成為延遲報告的考量因素。」

近年來發生了太多不當性行為醜聞──從川普、天主教會到大學校園──這讓我確信我們對此多少有些無感。女性和男性出面揭露自己遭受性侵的故事,如今也已是司空見慣。

但我們得談到這點:可能不會有疑似受到阿利斯泰爾.格蘭特侵害的人,出面跟麥克連.密德頓的律師談話。這些臺北美國學校的校友可能還沒做好心理準備,眼前也還沒有計畫面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即使不具名也一樣。基於張伊恩在連署中提到的「謠言氾濫」、「影射、憑空造謠,以及公然歸咎受害者」,這完全可以理解。

年輕女性的沉默並不會讓發生過的事更不真實或傷害更小。它反映的是臺北美國學校以及整個學校體系中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能夠否認或減輕指控,並盡快將問題掃到別處──有時就掃到聘用掠食者的下一所學校去。

臺北美國學校的行政主管程上與亞當.尼爾遜,在提及不當性行為指控的第一封電子郵件裡寫道:「不論時間過去多久,都不足以減損我們看待這些指控的嚴肅程度。學生的安全與福祉,永遠是本校的最高優先考量。」他們在後續信件中又寫道:「本校行政當局向各位保證,我們會極其同情、極其公開透明地實施調查。」

但問題不僅在於麥克連.密德頓事務所與臺北美國學校和韓雪倫有著長久的關係而已,學校行政首長也稱不上公正無私。最壞情況下,報告全文有可能不見天日。如同蘇珊.休爾給我的答覆,完成的報告將由麥克連.密德頓事務所送交臺北美國學校的四個人:總校長、副總校長、課程總監及董事會主席。

──韓雪倫在阿利斯泰爾.格蘭特任職於臺北美國學校期間是該校總校長,她對此事完全默不作聲。倘若報告在9月23日星期三,也就是韓雪倫的臺北美國學校任期最後一天過後發布,她仍會收到報告,並首先看到結論嗎?

──程上在韓雪倫離職後將出任代理總校長,她曾是直接與格蘭特共事的同事。她也被聘用為同一組升學輔導員「夢幻隊」。她曾對自己當時所知的狀況發言過嗎?她的丈夫麥可.道奇(Michael Dodge)也是臺北美國學校的教職員,現任設施總監。

──即將出任代理副總校長的亞當.尼爾遜,與阿利斯泰爾.格蘭特同時任職於臺北美國學校。他也和格蘭特與哈策同時任職於哈克中學。尼爾遜自2007年8月起擔任哈克中學的傳播學部主任。他對自己當時所知的狀況發言過嗎?

──最後是董事會主席辜李婷蘭,她自2007年起擔任董事,2015年出任董事會主席至今。辜李婷蘭的這一任主席任期,將在2023年6月30日屆滿。屆時她擔任董事將有十五年之久。董事目前並沒有任期限制。

要補救這些可能的利益衝突,臺北美國學校應當參考其他頂尖學府將不當性行為調查報告傳達給家長─校友社群及社會大眾的方式。例如布蘭森中學霍奇科斯中學(Hotchkiss)、凱伊中學(Key School)以及聖保羅中學

沒錯,這可能會引來令人不適的媒體關注。但正如2016年進行調查時的聖保羅中學校長麥可.赫許菲德(Michael Hirschfeld)對於調查的評論:「捍衛校譽的唯一辦法就是公開透明。」

那些八年級生在夏天被開除之後,又發生了什麼事?

臺北美國學校校方設立了「反壓迫專案組」,處理校內種族歧視問題。該校校友社群的成員們共同起草了建議,想要在臺北美國學校打造出反種族歧視的包容校園。他們的工作成果參看此處

即使「身患重病」而必須「趁早停止工作」,韓雪倫仍持續出席學校各項活動,包括9月7日初中部的命名捐贈儀式。9月10日,她又參與了小學部的另一場命名儀式。

她自己的名字也不會被遺忘。2019年末,高中部校舍更名以向她致敬,暱稱從「D樓」改為「H樓」。共有33組捐款人挹注100萬美元給學校──這個數字你沒看錯。

至於阿利斯泰爾.格蘭特,他在2018年結了婚,如今和妻子與幼兒定居在康乃狄克州。

小時候,你會以為一切都在大人掌控之下。要是有什麼事出了差錯,某個地方總有個大人會修好。但長大以後,你就明白了大人的能力有其侷限。有時大人連該做的事都沒做好。

要是你讀到這裡,又是臺北美國學校的家長或校友,我希望你們對於從今而後該做些什麼有些想法。在那之前,請你們問問自己和身邊的大人:我們學到歷史教訓了嗎?還是我們將會重蹈覆轍?

謝謝每一個和我談話的人。他們這麼做的條件是不公開姓名。

若要對臺北美國學校發生的不當性行為或性侵害提供更多資訊,請以電子郵件聯繫:trickytaipeiblog@gmail.com

對本文的留言回應,將顯現於引文出處及資源列表下方。

臺北美國學校中學部體育館的圖像,取自該校網站。

中譯:William Tsai”

家長可用資源

Internet Matters: Helping Parents Keep Their Children Safe Online

Stop Sexual Assault in Schools: Educating students, families, and schools about the right to an equal education free from sexual harassment

引文出處

Propublica 990 Tax Filings for Taipei American School

Petition: Investigation of Faculty Sexual Misconduct at TAS

Petition: Request for Open Dialogue at TAS

“Turmoil Grips Elite School Over Money and Leaders“, The New York Times, Nov 2004

“At Elite Prep School, Parents Do The Math“, Wall Street Journal, Aug 2003

“A Private-School Affair”, Vanity Fair, 2006

Letter to the Community from Branson

Branson’s Full Sexual Misconduct Investigation Report (Google Drive Download)

Independent Investigation of Sexual Misconduct at St. Paul’s School (PDF Download)

“St. Paul’s School Admits 13 Cases of Sexual Misconduct”, Concord Monitor, May 2017

“Parents Remain Unclear Over Changes to TES”, Taipei Times, Feb 2018

“TAS Denies Mishandling of Sexual Abuse Case”, Taipei Times, March 2005

延伸閱讀

“This Is the Casual Racism That I Face at My Elite High School”, The New York Times, Sept 2020

“Novelist Lacy Crawford Writes About Her Sexual Assault While She Was a Student at St. Paul’s School”, Vanity Fair, June 2020

“Taiwan’s International Schools No Longer Havens for Foreigners”, Taiwan Today, Aug 2006

“Taiwan’s International Schools Are a Deregulated Nightmare”, The News Lens International, April 2018

Case Study: K-12 School Employee Sexual Misconduct